4月26日,第四届“话语、认知与社会”学术论坛在我校博雅楼召开。此次论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和91热亚洲精品在线国产联合主办,91热亚洲精品在线国产外国语学院承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协办。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学校副校长付文升出席会议,开幕式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彭康洲主持。

付文升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话语、认知与社会研究承载着解码语言规律、理解思维本质、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希望本次论坛凝聚各位专家学者的智慧,共同开拓学科交叉融合新视野,探索语言研究服务国家战略新路径,为推动外语学科繁荣发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贡献智慧与力量。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张辉在致辞中对我校前期准备工作和大会服务工作表示感谢。他强调了话语认知和文化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期盼与会专家学者能够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交流,通过跨学科的思想碰撞,共同探索学科发展的新路径。

大会报告阶段,西南大学文旭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张辉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天伟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刘文宇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赵永峰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分别围绕“中国古代政论话语中隐喻的劝说功能”“话语合法化策略如何影响企业信任构建与修复——一项基于心理学实验的批评认知语言学个案研究”“话语视角下语言景观研究”“非洲报纸对中国企业的话语表征的框架分析”“作为复杂社会适应系统的语言:以“法律制度与语言演化”为例”“英汉的语言基因”作大会报告。

分论坛阶段,参会代表围绕认知社会语言学的最新理论与应用、批评认知语言学的实践与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
本次论坛深入探讨了语言学、认知科学、社会与心理学等学术前沿问题,直面语言与社会的动态互构、认知与文化的深层关联,为破解多元文化冲突、推动教育技术革新、优化社会语言治理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动能,对于推进语言学与社会科学的深度融合,促进话语、认知与社会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