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华龙网讯(郭晓彤 实习生 颜红)为深入学习传承非遗,以实践探寻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有效路径,2025年7月11日,91热亚洲精品在线国产数学科学学院“同心圆”社会实践团走进垫江县大石竹编馆,开展非遗调研活动。成员们深入探寻竹编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之道,解锁非遗赋能乡村发展的实践密码。
“同心圆”社会实践团来到垫江县,在大石竹编第六代竹编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赵向阳的带领下,实践团走入竹编馆,感受非遗竹编文化的独特魅力。馆内陈列的一件件精美的竹编作品纹路精妙,凝聚着千年技艺与匠人的心血。赵向阳向大家介绍了竹编文化的发展历程,现今,也已开创研学基地,希望通过让年轻人亲手体验编织,真切触摸非遗的深厚底蕴,让这门古老技艺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竹编产业不仅为周边群众开辟了增加收益的新路径,促进了乡村经济的蓬勃发展,还专门创立了残疾人产业文化基地,通过提供竹编技能培训和就业岗位,助力残疾人群体实现自我价值。

活动合影。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非遗竹编体验环节,实践团成员们围坐在工作台前,在竹编师傅的耐心指导下,拿起纤细的竹篾开始制作竹篓。竹篾在成员们手中灵活变换,时而交叉形成规整的网格,时而缠绕构成流畅的线条。当一个个形态各异却充满心意的竹篓逐渐成形时,成员们看着自己亲手编制的作品时,脸上满是成就感,不仅真切感受到了竹编技艺中蕴含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体会到竹编这门非遗技术的悠久历史与独特匠心。

实践团成员体验非遗竹编。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此次活动,让 “同心圆” 社会实践团成员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非遗的深厚底蕴。成员们不仅在实践中深化了对非遗的认知,更在动手过程中领悟到传承的责任。
原文链接